民法典如何中断诉讼时效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我们重新回顾了诉讼时效的规定。 在民法典中,诉讼时效分为三种,分别是二十年、二十年半和五年。 同时,民法典还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以中断诉讼时效。 那么,民法典中如何中断诉讼时效呢? 我们需要了解民法典中关于中断诉讼时效的规定。 在民法典中,中断诉...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我们重新回顾了诉讼时效的规定。
在民法典中,诉讼时效分为三种,分别是二十年、二十年半和五年。
同时,民法典还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以中断诉讼时效。
那么,民法典中如何中断诉讼时效呢?
我们需要了解民法典中关于中断诉讼时效的规定。
在民法典中,中断诉讼时效的条件有三个:第一,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
第二,当事人一方的行为使对方可以在不支付利息的情况下不定期的丧失胜诉权;
第三,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迫使对方在合理期限内通知对方并且履行完毕的。
在实践中,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当事人满足以上条件,则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例如,当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时,如果双方没有约定中断时效的条件,则诉讼时效可以中断。
又例如,当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时,如果迫使对方在合理期限内通知对方并且履行完毕时,也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断诉讼时效并不是无条件的,需要当事人自行约定。
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则默认为两年时效。
因此,当事人在中断时效时需要特别注意,以免超过时效。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以中断诉讼时效的,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一方向对方支付了款项,也不能中断诉讼时效,只有在双方达成协议时才能中断。
综上所述,民法典中中断诉讼时效的条件有三个: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
当事人一方的行为使对方可以在不支付利息的情况下不定期的丧失胜诉权;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迫使对方在合理期限内通知对方并且履行完毕。
如果满足以上条件,则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