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律师收费标准 > 全国各地律师收费标准 > 劳动诉讼时效规定(劳动法诉讼时效怎么算)

劳动诉讼时效规定(劳动法诉讼时效怎么算)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06 17:00:40 浏览量:35

1. 劳动法诉讼时效怎么算 2.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 4. 结论 劳动法诉讼时效怎么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对于劳动者来说,维护自己的...

劳动法诉讼时效怎么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对于劳动者来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执行劳动法的过程中,一些劳动者可能会遇到时效问题。

本文将介绍劳动法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一、劳动法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劳动法的时效是指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时间段内,如果向用人单位提出诉讼或者仲裁申请,则丧失胜诉权的现象。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如下:

  1. 提出仲裁申请的时效为一年。

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为争议发生后一年内。

如果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仲裁申请,则丧失胜诉权。

  1. 提出诉讼的时效为一年。

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争议发生后一年内。

如果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诉讼,则丧失胜诉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在争议发生后二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诉讼或者仲裁申请,虽然仍享有诉讼或者仲裁的胜诉权,但是法院或仲裁机构可能会视为劳动者已经放弃诉讼或仲裁的胜诉权,并作出相应处理。

二、案例分析

2016年,小张与某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向用人单位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

2017年,小张再次向用人单位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时效中断。

2018年,小张再次向用人单位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时效重新计算。

2019年,小张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为仲裁时效已经中断,小张的诉讼权利有效,但法院未判决。

三、结论

劳动法的时效为一年,仲裁和诉讼的时效均中断,重新计算。

如果劳动者在争议发生后二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诉讼或者仲裁申请,虽然仍享有诉讼或者仲裁的胜诉权,但是法院或仲裁机构可能会视为劳动者已经放弃诉讼或仲裁的胜诉权,并作出相应处理。

因此,劳动者在提出诉讼或仲裁申请时,应尽早提出,以免丧失胜诉权。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劳动法 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