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保全 > 借贷诉讼时效怎么判定的(借贷诉讼时效怎么判定)

借贷诉讼时效怎么判定的(借贷诉讼时效怎么判定)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04 23:30:20 浏览量:12

借贷诉讼时效是借贷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如果借款人在还款日期超过两年之后仍然未还款,那么贷款人就有可能丧失对借款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因此,在借贷关系中,正确判定借贷诉讼时效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到期后的一年内向贷款人主张还款,超过一年的,贷款人有权...

借贷诉讼时效是借贷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如果借款人在还款日期超过两年之后仍然未还款,那么贷款人就有可能丧失对借款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因此,在借贷关系中,正确判定借贷诉讼时效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到期后的一年内向贷款人主张还款,超过一年的,贷款人有权拒绝还款,借款人的抗辩权将丧失。

但是,如果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到期后二年仍然未还款,那么贷款人的抗辩权将完全丧失。

为了正确判定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有效的期限:

(一)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二)出生年龄,公民的年龄,以周岁为单位;

(三)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丧失劳动能力,但生活困难或者有抚养、扶养义务的人需要扶养的年龄,公民的年龄,以年为单位;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公民的其他情形。

根据上述规定,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以年为单位。

也就是说,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到期后的一年内向贷款人主张还款,如果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到期后二年仍然未还款,那么贷款人的抗辩权将完全丧失。

此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在借贷关系中,借款人应该了解并遵守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以免丧失对借款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如果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到期后二年仍然未还款,应及时向贷款人主张还款,避免丧失抗辩权。

如果对借贷关系的时效问题不确定,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判定 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