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贷诉讼时效如何认定为标题 2. 借贷关系的成立 3. 借贷诉讼时效的认定 4. 借款利息的认定 5. 借款人抗辩权 6. 借款诉讼时效的计算 借贷诉讼时效如何...
借贷诉讼时效是借贷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后2年内未向出借人主张权利,那么借款就被认为是有效的,出借人就不能以过时的时效为由拒绝还款。
但是,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后2年内向出借人主张权利,出借人可能会认为借款人的时效已经过时,从而拒绝还款。
因此,在借贷关系中,认定借贷诉讼时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借贷诉讼时效的认定为如何认定。
在借贷关系中,借款人和出借人应当就借款本金、利息、还款方式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借贷协议。
借贷协议应当包含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利息、违约责任等内容。
借贷诉讼时效的认定主要基于《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借款人在借款后2年内未向出借人主张权利,视为借款人的时效已经过期。
根据该规定,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后2年内向出借人主张权利,出借人可能会认为借款人的时效已经过时,从而拒绝还款。
在借贷关系中,利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利率,借款人可以随时请求出借人还款,但是应当按照约定的本金和利息支付。
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高于约定的利率的利息,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
借款人在借款后2年内可以随时请求出借人还款,但是如果出借人拒绝还款,借款人有权利向法院主张抗辩权,即要求法院确认借款有效,并要求出借人还款。
如果借款人的抗辩权被消灭,借款人的时效将重新计算。
借款的诉讼时效从借款人向出借人主张权利时起计算。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