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法律援助 > 法援指南 > 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 最高人民法院(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怎么算)

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 最高人民法院(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怎么算)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30 20:00:40 浏览量:26

1. 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的计算 2. 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的法律保护 在工程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未结算的款项,使得施工人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拿到属于自己的报酬。 此时,施工人需要注意时效问题,以确保自己在未结算时效期间内提出诉讼,避免丧失胜诉权。 那么,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怎么算呢? ...

在工程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未结算的款项,使得施工人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拿到属于自己的报酬。

此时,施工人需要注意时效问题,以确保自己在未结算时效期间内提出诉讼,避免丧失胜诉权。

那么,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怎么算呢?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的计算

  1. 计算起点:工程合同签订时间

在工程实践中,合同签订时间通常是施工人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的起算点。

因此,施工人需要先确认工程合同签订时间,以确定时效的计算起点。

  1. 计算终点:工程结算时间

在工程实践中,工程结算时间通常是工程完工后,施工人向有关部门申请结算的时间。

因此,施工人需要确认工程结算时间,以确定时效的计算终点。

  1. 中断时效的情形:发生当事人约定的中断事由

在工程实践中,如果施工人因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导致工程无法完成,或者因当事人约定的中断事由(如一方违约等)导致工程无法完成,则可以中断时效。

  1. 时效延长的情形:发生当事人共同约定的事项

在工程实践中,如果施工人因共同约定,在时效期间内提出诉讼,则可以将时效延长一段时间。

例如,如果双方约定在工程完成后一年内进行结算,则在一年内施工人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诉讼。

二、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的法律保护

  1. 保护原则: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35条是指施工人因工程未结算而丧失诉讼权利的时效保护原则。

即,施工人应当自工程未结算之日起3年内提出诉讼,否则丧失胜诉权。

  1. 适用范围: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因工程未结算丧失诉讼权利的时效,适用于因工程未结算引起的各种纠纷。

  2. 需要注意的问题:施工人需要注意,如果工程未结算,即使超过3年,施工人仍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诉讼,但需要承担一定的诉讼费用。

此外,施工人还需要注意,如果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即使超过3年,施工人仍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诉讼,但需要承担一定的修复费用。

综上所述,工程未结算诉讼时效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发生当事人约定的中断事由或发生当事人共同约定的事项,则可以中断时效;

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或发生当事人共同约定的事项,则可以延长时效。

施工人需要注意保护自身权益,并及时提出诉讼。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