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 对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对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6 05:53:55 浏览量:32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医患双方产生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技术鉴定,通常情况下具体流程是当事人提出申请,医疗鉴定机构受理后组建鉴定委员会,对医疗事故纠纷案件进行技术鉴定,最终生成鉴定结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一、对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1、委托:医鉴办接受两种形式的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

  2、受理: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3、组成鉴定组: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原则上至少为3人以上的单数,主要学科的专家不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1/2。

  4、组织鉴定: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前1周内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出席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得超过3人。专家组进行讨论,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5、再次鉴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二、医疗纠纷的起诉程序如何进行?

  1、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当事人在提交相关材料后,医学会应该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得出鉴定结论。这就是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依据,当然,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上一级鉴定,但不能对鉴定委员会提起诉讼。

  2、收集相关证据

  当事人可以将医院的就诊记录(病历、发票、病情证明、诊断报告、手术记录等等)作为证据固定下来。

  3、向法院提起诉讼

  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以下材料:

  (1)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可以委托相关专业人士起草,也可以自行草拟,有很多的模版可以参考。

  (2)原、被告身份信息。被告信息个人难以调取,可以委托律师进行查询。

  (3)相关证据。医疗事故鉴定报告、医院就诊记录等等。

  4、开庭审理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开庭前准备;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最后陈诉阶段。

  5、判决

  开庭后,法院会在审理期限内进行判决,向原、被告及代理人送达判决书。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鉴定必须经过相应法定程序,具有一定资质要求的医疗技术鉴定组织依法定程序做出才具有相应法律效力,其成为医疗事故纠纷以及赔偿相关方面的重要法定证据证明,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医患双方达成合意,对于鉴定结论不服的也可以申请再次鉴定或者法院诉讼维权。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医疗事故 流程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