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律师收费标准 > 律师收费知识 > 法院 诉讼时效(法院诉讼时效怎么算的)

法院 诉讼时效(法院诉讼时效怎么算的)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23 15:35:40 浏览量:18

法院诉讼时效怎么算 法院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在起诉法院时,需要向对方提出诉讼请求,并在法院收到该诉讼请求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诉讼权利。 如果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未行使诉讼权利,则丧失起诉对方的权利。 那么,法院诉讼时效怎么算呢? 法院诉讼时效的计算通常涉及两个时间点:起算点和中断点。 起算点是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的时间,中断点是法律规定...

法院诉讼时效怎么算

法院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在起诉法院时,需要向对方提出诉讼请求,并在法院收到该诉讼请求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诉讼权利。

如果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未行使诉讼权利,则丧失起诉对方的权利。

那么,法院诉讼时效怎么算呢?

法院诉讼时效的计算通常涉及两个时间点:起算点和中断点。

起算点是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的时间,中断点是法律规定的时效中断的情形,例如当事人死亡、丧失表达能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

在计算法院诉讼时效时,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确定中断点。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一定期间内有效,期间的最后一天为节假日的,从节假日之日起算。

因此,当事人可以在节假日后起诉,以充分利用诉讼权利。

另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39条的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人民法院的当事人限制或者其他原因中断的,中断的时间从中断原因消除之日起算。

当事人未丧失诉讼权利,但也未提起诉讼请求的,视为放弃诉讼权利。

因此,如果当事人未丧失诉讼权利,但在规定的时效中断时间内未提起诉讼请求,则视为放弃诉讼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诉讼时效的计算不是孤立的,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法院的受理时间、答辩期等。

此外,法院诉讼时效的计算也不是固定的,可能会根据法律规定、政策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

因此,当事人在起诉法院时,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法律规定,了解法院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并及时行使诉讼权利,避免丧失起诉对方的权利。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法院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