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诉讼离婚 > 少数民族继承法((少数民族怎么继承))

少数民族继承法((少数民族怎么继承))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3 18:29:06 浏览量:28

少数民族怎么继承,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依据有关规定,少数民族间的习俗,是指由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的风俗习惯,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一定范围内的汉族公民和其他公民结婚。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结婚年龄的规定1.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少数民族习惯的结...

少数民族怎么继承,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依据有关规定,少数民族间的习俗,是指由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的风俗习惯,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一定范围内的汉族公民和其他公民结婚。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结婚年龄的规定1.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少数民族习惯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3.少数民族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结婚年龄的限制有哪些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即妇女应当为结婚年龄。

法定结婚年龄的确定,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的独特性,为了维持一定范围内的长期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维系本国的社会秩序,对于晚婚晚育的公民实行晚婚晚育的制度。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

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一方面考虑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法定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的“漠视”、不积极的认领道德行为。

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这次修订婚姻法,有利于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原则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巩固婚姻家庭关系,有利于贯彻执行婚姻法。

以上就是我国婚姻法中的关于结婚的法定条件的相关规定。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结婚的法定条件有两种:

  1. 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新《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1. 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六周岁以上结婚的,要尊重妇女的权利,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解决。

二、结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因此,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其上要结婚。

  1.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1. 男女双方均无配偶,自愿结婚的,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2. 双方均无配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双方当事人可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3. 婚前检查,对双方婚前检查项目及相关要求有异议,可另行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检查。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少数民族 继承法 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