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程序 > 民事债务纠纷判决后最晚多久履行义务((民法典中债务纠纷判决生效多久可以执行))

民事债务纠纷判决后最晚多久履行义务((民法典中债务纠纷判决生效多久可以执行))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5 09:21:48 浏览量:26

1. 民法典中债务纠纷判决生效多久可以执行 2. 保全的法定条件 民法典中债务纠纷判决生效多久可以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208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

民法典中债务纠纷判决生效多久可以执行

  1. 《民事诉讼法》第208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13. 16. 178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二、保全的法定条件

  1. 申请人适格。

执行中的申请人是享有申请诉权的权利的人。

申请人有权提出申请,申请的法律依据,与被申请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申请执行人的资格。

在执行中的诉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执行职务或依法执行职务的过程中,行使职权或不作为或不正确行使职权的行为。

在诉讼中,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为一方当事人提供诉讼标的。

在执行职务时,人民法院发现有上述财产可供执行,并责令其限期改正,有关当事人因此而提出书面申请执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对当事人采取拘留、禁令措施时,对其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而在收到执行通知后,则应当立即执行。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就会丧失执行权,也就是说此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拒绝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是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才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什么呢?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被执行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其作为拒绝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人,向人民法院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1)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者部分。

(2)执行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判决或者裁定对拒不履行协助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拘留、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不能将其作为拒绝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人。

(3)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具体包括财产、子女抚养、扶养、赡养等。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本条规定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债务纠纷 判决 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