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感情不和夫妻离婚探视权是可以带孩子走吗 2. 探视权怎么写? 因感情不和夫妻离婚探视权是可以带孩子走吗 探视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时,才会拒...
探视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时,才会拒绝授予无生活监护的父母一方探视权。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1086条第3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由此可见,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
探视权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身份关系享有的,它只能在夫妻之间产生效力,而不能对子女例如在子女出生时产生效力。
因此,对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身份关系的约定,并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劳动合同来约束。
二、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如果行使探视子女的权利,就会使子女的身心受到损害。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也就是说,父母探望子女,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必须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而不是子女的父母。
为了使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康成长,在离婚之时对探望权的方式、时间进行具体约定。
探望权行使方式:见面、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双方对于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时间等具体的确定性意见都会产生影响。
探望权行使方式是探望权行使探望性的具体表现。
探望性探望是探望性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方式是探望性的权利,一般是不需要经历漫长的诉讼程序,按照《民法典》(2021.1生效)第1086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