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和集体财产怎么分割 2. 个人财产是包括: 3. (3)婚前财产的 4. (4)婚前财产 个人和集体财产怎么分割 集体财产原则 个人财产是包括: (1)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
(1)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获得预售房屋的产权而且完全支付了房款,婚后才实际取得该房的所有权。
婚前财产不应当成为婚后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因为婚前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夫妻在婚后创造的财富和已取得的财产性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以个人的财产进行投资所获取的物资利益。
这里的收益应当指的是,《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据《婚姻法》的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即属于其个人财产。
在离婚时,无论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只要不影响财产效力,签订的协议也是有效的。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由此可见,夫妻关于财产的约定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根据民法典和民法典的一般原理,夫妻关于财产的约定,是双方当事人意思的合致,通过约定来安排夫妻未来财产的分割,对夫妻双方当然具有约束力。
因此,《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但是,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由于夫妻财产约定没有公示,就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利益,根据民法的公平原则,为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夫妻财产约定须为第三人所明知的,才能发生对外效力,对第三人发生法律约束力。
因此《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3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亦即,如果第三人不知道该约定的,应先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不足部分用夫妻共有财产和另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综上所述,登记了的离婚财产约定效力比没有登记的更高一点,当然离婚财产的约定需要在双方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且双方自愿签字,那么这份协议才会生效。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